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
徐震在跟踪企业用电量变化时发现,其用电最大负荷在800千瓦左右,基本不超过报装容量的30.8%,由于配变容量与实际用电容量差距较大,导致基本电费占总电费的支出比率较高。
利用通道剩余能力最大限度填空式送电,增强了外送电交易的灵活性。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因提前启动大规模川电外送,实时增补短期、日前交易,今年上半年四川电网全口径外送电量428.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6%。
聚集全省重点能源企业、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相关金融中介机构、产业园区,以及省内部分市州近百个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举办如此高规格的清洁能源相关研讨班在四川尚属首次,研讨的重要内容之一即是四川清洁能源的消纳问题。6~9月,与湖北、河南等省达成低谷双边协议,累计成交电量5.12亿千瓦时在煤炭供应方面要妥善处理好去产能、保供应、稳价格的关系。针对当前煤电油气运供需存在的问题,会议要求供应保障工作要更加注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保障改善民生急需的天然气、煤炭和电力等供应,补齐天然气储气调峰、电力调峰等方面的短板,在保障基本供给的同时加强需求侧管理,注重保障供应和促进改革并举,并把安全平稳运行作为保障供应的前提条件。排除价格短期波动的干扰,坚定去产能决心不动摇,积极推动煤炭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优化布局。
随着煤炭去库存阶段结束,冬季采暖负荷加大,煤炭消耗将有所增加,同时增加的产能释放将有序到位,大部分地区煤炭供需基本平衡,少数地区平衡偏紧。电网企业要针对部分地区出现的电力短缺,优化跨省跨区送受电,加强省间互济、余缺调节。通俗地说,就是大部分水力发电只能即发即用,没办法把晚上的水拿到白天用,因而在用电的平段和谷段,就有可能产生一定量的弃水。
而公司所属充电桩将增加至1350个(新增128个),充电站增至44座(新增28座,其中成自泸、成南、成绵高速24座,天府新区4座)。直击痛点大量富余水电待消纳四川建设全国清洁能源基地,目前最大的痛点在于弃水电量消纳。先后投运800千伏锦苏、溪浙等特高压工程,形成四交四直联网格局,跨省跨区输电能力增加到2850万千瓦。十二五期间,四川电网实现跨越发展。
四川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毓毅介绍,该中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水电送端省级电力交易平台,成立后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四川清洁能源发展和消纳。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发展策划部主任周桦指出,客观来看,富余水电的出现是发展中的问题。
十二五累计外送电量3535亿千瓦时,是十一五末的6倍。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提高水电消纳能力。富余水电消纳矛盾突出,弃水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四川清洁能源发展之痛。四川水电机组大多以径流式为主,整体调节性能差,枯水期发电能力仅为丰水期的三分之一左右。
今年以来,除加快充电站、充电桩建设外,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还在新建城市综合体、商场、公共场所等推广电蓄冷、电锅炉等清洁能源替代工程。省内直接交易为大客户量身定做方案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水电外送仍是主要途径。优化水库运行方式,减少丰期火电开机容量,最大限度为水电腾出发展空间,协调大型水电开机,提高外送通道送电能力。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大力推进电能替代项目,是促进清洁能源本地消纳的重要途径。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陈云辉介绍,除成南高速公路外,成自泸、成渝高速的充电桩有望在年底前加快推进,年内,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将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共投入24座充电桩。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提供的两组数字触目惊心:102亿千瓦时、200亿千瓦时。
四川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紧急沟通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和购电省(市),组织水电企业参与北京交易平台的短期交易,在年度外送合约已达成19.23亿千瓦时的基础上,增加平水期外送电量4.9亿千瓦时。除了与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实现联动,推动川电外送,四川电力交易中心还立足省内,组织大客户直接交易。
四川电力交易中心成立后,为促进富余水电消纳,发展和衍生了3大类17个市场化交易品种。首次实现了在平水期向外省大规模送电。十一五以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用于与四川水电送出相关的电网投资累计超过1000亿元,积极推进川内和跨区跨省外送通道建设,开拓省外市场最大限度消纳富余水电。在电量富余的情况下,如何促进四川清洁能源的消纳,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今年上半年,川渝500千伏第三通道工程通过可研评审,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建成后将增加川电外送能力。跨区跨省外送电量由计划电转变为市场电,大大激发跨区跨省水电交易的市场活力。
截至目前,交易中心共组织用电企业542户和发电企业225家达成交易1653笔,达成年度交易电量385亿千瓦时(水电298亿千瓦时、火电87亿千瓦时)。8月初,一场关于四川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的专题研讨班在清华大学开班。
利用通道剩余能力最大限度填空式送电,增强了外送电交易的灵活性。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因提前启动大规模川电外送,实时增补短期、日前交易,今年上半年四川电网全口径外送电量428.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6%。
聚集全省重点能源企业、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相关金融中介机构、产业园区,以及省内部分市州近百个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举办如此高规格的清洁能源相关研讨班在四川尚属首次,研讨的重要内容之一即是四川清洁能源的消纳问题。6~9月,与湖北、河南等省达成低谷双边协议,累计成交电量5.12亿千瓦时
在煤炭供应方面要妥善处理好去产能、保供应、稳价格的关系。针对当前煤电油气运供需存在的问题,会议要求供应保障工作要更加注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保障改善民生急需的天然气、煤炭和电力等供应,补齐天然气储气调峰、电力调峰等方面的短板,在保障基本供给的同时加强需求侧管理,注重保障供应和促进改革并举,并把安全平稳运行作为保障供应的前提条件。排除价格短期波动的干扰,坚定去产能决心不动摇,积极推动煤炭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优化布局。随着煤炭去库存阶段结束,冬季采暖负荷加大,煤炭消耗将有所增加,同时增加的产能释放将有序到位,大部分地区煤炭供需基本平衡,少数地区平衡偏紧。
电网企业要针对部分地区出现的电力短缺,优化跨省跨区送受电,加强省间互济、余缺调节。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主持召开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第十一次会议,研究讨论今冬明春天然气等能源供应保障方案,就迎峰度冬期间天然气、煤炭、电力供应保障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
天然气天然气由于调峰能力不足、管输能力限制等原因,冬季继续呈现南松北紧局面,华北地区保供压力较大,高峰时段京津冀地区矛盾突出。支持节能减排和雾霾治理,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引导压减煤电,加强能源统筹调度,多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保障平衡,提高系统调峰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
区分轻重缓急,强化对电煤供应偏紧地区产运需的综合协调,积极采取以煤定电以热定电等有效措施。煤炭煤炭随着去产能效果逐步显现,火电用煤阶段性快速增长,近年来严重供大于求的状况得到明显缓解,但产能过剩的局面还没有实现根本改变。
其中,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宽松,供应能力充裕,但受燃料供应和调峰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个别时段可能趋紧,清洁能源消纳难度仍然较大。会议分析指出当前能源供应总体充裕,各能源品种供给能力明显提升,储备和调峰能力有所增强,但结构性、区域性、季节性供需矛盾仍然存在,个别地区个别品种存在供需缺口。在天然气供应方面会议要求入冬前尽量增加储气库注气,重点提高华北储气库冬季可采气量,尽可能提高储气调峰能力;确保主力气田满负荷生产,有效提高产量,尽力增加进口;加快华北地区输气通道、有关LNG接收站与城市管网联络线建设,提高华北地区输气能力;提前制定完善不同供应水平下的应急预案,确保居民生活、采暖需求不受影响;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确保输配气设施安全平稳运行;均衡有序实施煤改气油改气等项目,提高气电热互供互保能力;建立供气企业及大用户信用数据库,加强信用监管。会议强调在电力供应方面发电、供热企业要与上下游沟通衔接,保持生产运行正常,保障民生供电供热需求。
要高度重视并解决好当前部分地区供应偏紧的矛盾,在有序释放安全高效先进产能的同时,有序引导在建煤矿投产达产增加一部分产能,针对少数供应偏紧地区定向增加部分产能投放,保障居民取暖、发电等用煤需求要高度重视并解决好当前部分地区供应偏紧的矛盾,在有序释放安全高效先进产能的同时,有序引导在建煤矿投产达产增加一部分产能,针对少数供应偏紧地区定向增加部分产能投放,保障居民取暖、发电等用煤需求。
针对当前煤电油气运供需存在的问题,会议要求供应保障工作要更加注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保障改善民生急需的天然气、煤炭和电力等供应,补齐天然气储气调峰、电力调峰等方面的短板,在保障基本供给的同时加强需求侧管理,注重保障供应和促进改革并举,并把安全平稳运行作为保障供应的前提条件。电网企业要针对部分地区出现的电力短缺,优化跨省跨区送受电,加强省间互济、余缺调节。
煤炭煤炭随着去产能效果逐步显现,火电用煤阶段性快速增长,近年来严重供大于求的状况得到明显缓解,但产能过剩的局面还没有实现根本改变。在煤炭供应方面要妥善处理好去产能、保供应、稳价格的关系。